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2%,其中9月增长8.9%,超过全国3.2个百分点。
2023年还剩两个多月,在全面冲刺的关键阶段,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工业,如何保持向好势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重点行业走势平稳,新能源激发新动能
重点行业走势平稳,为工业生产恢复向好提供了强力支撑。
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5%。总量排名前10的制造业行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总量近七成,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增加值增速有所下降外,其他8个行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6.8%、16.4%。
完备的产业体系,是我省突出的供给优势。两组数据尤为亮眼——
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9.8%、41.3%,比上半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锂离子电池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1%、39.2%、15.5%,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80.2%、1.1倍、49.4%、19.7%。
工业恢复向好与江苏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今年以来,被誉为工业“新三样”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保持高速增长,为工业“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带动江苏工业产品绿色转型加速。
年初,全球首款配备了甲醇增程混动的新能源矿卡在徐工正式下线;眼下,在徐工高端智能商用车生产基地总装分厂,新能源重卡即将发往各地。“瞄准产业高端,前三季度,徐工汽车新能源产品线销售同比增长65%。新投产的动力电池项目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连才说。
从区域看,前三季度,各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聚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重点产业集群的带动下,1—9月,13个设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正增长。
“我市定下建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目标,今年我市新增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的40个项目八成集中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介绍,今年1—9月,该市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6004.3亿元,同比增长20.6%,带动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5万亿元。
工业投资持续走高,发展信心稳步增强
今年以来,各地重点聚焦提振发展信心、加大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力度和强化要素保障,全省工业投资增速稳步回升。1—9月,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4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预期恢复和市场信心回暖。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技术改造是关键。1—9月,我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公司正在全面加快打造‘智慧工厂’,目前最主要的纺纱、织造工序已改造成高效物联网智能生产流水线,产量提升30%、人工节省50%、能耗节约20%。”阳光集团副总经理曹秀明介绍,今年以来,作为我省优势产业的纺织业面临市场严峻挑战,为提升竞争力,行业范围内正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阳光集团通过主动拥抱“数智化”,企业上半年利税总额增长9.51%。
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投资在江苏投资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前三季度,我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7%,不仅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gdp增速,成为支撑当下经济复苏、引领未来转型升级的关键动能。
1—9月,镇江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8%,较上半年增加3.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7%,增幅较去年增加4.8个百分点。“我市强化相关政策激励,一边积极引导企业改造设备、扩充产能,一边调整投资结构,加快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镇江市工信局局长李莉珺表示。
“制造业投资高位运行,已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可靠支撑。”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慧分析指出,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是打破“产业结构中低端锁定”的重要破局之举。
关联指标支撑有力,经济回升后劲十足
前三季度,还有几组工业关联指标,同样透露出经济回升向好、后劲十足的态势。
一张发票开出,就是一次买卖达成,开票数据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1—9月,全省工业企业开票销售1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1—8月(2.5%)上升0.1个百分点;9月工业企业实现税务开票销售1.73万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6.8%。
“我市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持续营造产业生态。”淮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强化政策支持,用好总盘子2.89亿元的工业强市专项引导资金;优化企业服务,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31.2亿元,有力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用电量,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9月,全省工业用电量累计达398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增速较1—8月提升0.3个百分点;9月,全省工业用电量47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
用电量增长意味着企业开工率提升。前三季度,宿迁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39个,拉动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11%。
交通和出口数据,是观察工业经济的另一组关联指标。9月份,我省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货车流量53.9万辆,继8月份后再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2.9%,显示出明显的复苏迹象。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交易恢复快速增长态势。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每周都有大型油轮进港,其中最大的油轮甚至达到30万吨级。在全国外贸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徐圩新区外贸进出口额达53.2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86.9%。
工业稳则经济稳。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人士预测,冲刺四季度,随着各地进一步落实帮扶纾困措施,力促大项目尽早投产达产,帮助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望顺利完成全年工业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