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这一突出问题如何直面解决?这段时间,由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牵头,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研讨。当下,江苏正奋力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制造业,离不开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尤其是卓越工程师队伍。今年以来,教育部多次提出,要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属于国家战略人才队伍。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出台《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的概念由此进入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系。而据统计,到2025年我国十大重点领域制造业人才缺口约3000万,工程师短缺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多位受访人表示科教资源丰富的江苏有条件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创新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学的都是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
刚结束的这个暑假,对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研究生鲁杰来说意义重大,他和500多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生在南京参加了集成电路暑期学校的培训。鲁杰的专业方向是芯片设计。在暑期学校,他用芯片设计工具软件在电脑上尝试着设计芯片。
“学的都是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鲁杰说,学校更多教理论,很少涉及产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他所提到的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最新的、昂贵的芯片设计软件工具。一颗芯片集成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设计人员需要借助eda来开展设计。国际知名eda公司的软件售价在几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且只能在一台电脑上使用。二是授课老师是企业资深工程师,手把手教授如何使用软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朝着成为卓越工程师的目标,鲁杰一步步安排自己的学生生涯。
鲁杰参加的这个暑期学校源于今年7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主办,清华、北大、复旦、东大等高校在南京承办的一场国际会议,会议主题就是“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大会还发布了《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试行版)》并启动暑期学校的培训。
60所集成电路相关院校、66家集成电路各领域龙头企业围绕集成电路领域工程师培养,为暑期学校开设6个专题研讨会和6个课程培训班,来自全国的50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暑期培训。这场培训可以说是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探索。
远不止教材这一个挑战
集成电路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缺口大问题。而在集成电路产业率先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江苏有良好条件。去年,江苏集成电路产业收入达4143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全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这三所高校是国家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众多高校开设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教科资源丰富。
高校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力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师资不够、教材缺乏仍是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理事长时龙兴介绍,eda教材严重缺乏,而eda链条较长,联合共建课程体系是最优选择。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在组织20门课程的建设和教材编写,这20门课程中的每一门都希望找到国内基础最好的单位来承建,完成后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自行选择,结合到原有课程体系中。
培养卓越工程师,对高校来说远不止教材这一个挑战。
把学生、教师的能力简化成学术能力,又把学术能力简单地等同于发表论文的能力,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最深层次的障碍。
“没有具备国际视野、丰富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怎么培养出卓越工程师?可我们都在为论文而战。从教师到学生,工科理科化都非常普遍。”多位青年教师流露出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担忧。他们认为如果不从根源上去改变,为培养卓越工程师而增设的各种名目的实训,将会成为学生额外的负担而失去应有的意义。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何磊教授指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硕士毕业不需要发文章,但是毕业时要有一份解决实际问题的报告。
值得欣慰的是,从顶层设计看,我国正在建设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创新研究院,以激发高校内驱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深层变革,优化工科生培养机制。有的高校已在探索,如树立以产业应用为目标的创新成果导向,将论文、专利偏向应用维度,同时采取“产业 学术”双导师制来培养工科生。
产教融合是重要突破口
在今年7月南京召开的这场国际会议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代表普遍认为,高校工科理科化现象严重,在学生的培养上,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不平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衔接不紧密以及国际化视野有待提升等问题,需围绕“全国协同”“产教融合”“研教贯通”这几条主线创新培养机制并推动深层变革。
产教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突破口。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院院长王燕提出,eda链条太长,学生不可能在学院掌握全部知识,应根据学校特色进行课程筛选,学生的工程化能力很重要,跟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是一种途径。
不光是集成电路领域的知识覆盖面广,实际上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工程越来越向自然、社会和生命系统延展,如深海工程、社会计算、脑科工程等。加上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重塑整个产业体系,工程教育面临更大的新挑战。
芯华章科技首席市场战略官谢仲辉介绍,国外其实也面临工程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太快了,二是各个领域都在争夺高级人才。具体到eda领域,需要具备广阔知识面和多元化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涉及半导体、数学、物理、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且必须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为缓解人才短缺,芯华章联合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共同打造eda专才计划,每年举办人才培养计划“x—行动”,联合国内外eda专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及产业内资深的工程师们共同定制开发课程,与校园教育衔接。“x—行动”累计报名参与人数超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