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为主题,“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盐城举行。

  此次会议为何能被冠以“全球”之名,又缘何落在盐城举行?

  活动演变之由来

  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有着深深的盐城烙印,前身是在盐城连续举办了四届的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

  2016年12月,江苏省提出支持各个地级市结合本市特点,重点打造一个国际会议平台,盐城可以突出湿地元素,面向国际开展合作。

湿地,地球之肾。孙华金摄湿地,地球之肾。孙华金摄

  2017年12月,盐城举办首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2018年11月,第二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召开。通过连续两届会议举办,国际迁飞候鸟和滨海湿地领域的专家对盐城的保护管理实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2019年7月5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我国世界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

勺嘴鹬(如图)与丹顶鹤、麋鹿并称“湿地吉祥三宝”。李东明摄勺嘴鹬(如图)与丹顶鹤、麋鹿并称“湿地吉祥三宝”。李东明摄

  2019年9月,第三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以英国皇家鸟类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古拉·克罗克福德女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致信盐城市政府,提议盐城可以在倡议建立的“全球滨海网络(论坛)”中发挥关键作用。2020年12月,第四届黄(渤)海滨海湿地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一致呼吁“依托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建设成为全球滨海论坛”。

  在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的共同支持下,2022年1月10日全球滨海论坛(预备会议)召开。在大会国际咨询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组建起论坛国际筹建工作组,并提出通过2022年一年的努力,力争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边会上,正式宣布建立全球滨海论坛。

  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欢迎。作为盐城历史上承办等级最高的会议,“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将充分展现盐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图景。

麋鹿的天堂。陈霞摄麋鹿的天堂。陈霞摄

  盐城样本的探索

  盐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耀眼的国际名片。582公里海岸线、77万公顷湿地,这里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

  这里有海有河有滩涂,有湖有荡有湿地,兼具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世界闻名。

  继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后,2022年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3.37万亩,位列全省第一。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建有九龙口、大纵湖2处国家湿地公园,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

  加强遗产生态价值探索,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全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颁布实施《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让湿地保护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由国内自然生态与遗产保护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盐城市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专家委员会,持续加强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与规范管理……近年来,盐城持续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黄海湿地,满眼皆是“生态绿”。点“绿”成金,兴业富民,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聚焦“5 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破题之钥推动生产绿色转型……厚植生态绿色家底,盐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