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区‘两委’与物业负责人‘双向交叉任职’,物业去年承诺的5分钟到现场、30分钟解决日常问题、复杂问题1天内形成方案的服务机制,一年来都兑现了,解决问题700余件;居民也很自觉,1313户今年主动预缴了物业费,收缴率96%!”站在康城明珠小区门口,淮安市清江浦区健康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夏梦说,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模式在该小区赢得居民普遍点赞。
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告诉记者,作为淮安市中心城区,该区有老旧小区323个,全区约80%的信访、投诉、安全隐患等均与这些小区有关,是基层治理的难点。这些年来他们按照市委对清江浦提出的“当好社会治理创新者实践者引领者”要求,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新模式,党组织凝聚力、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群众投诉率、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该区已建成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相关案例获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
分类施策,“三类三管”显成效
清江浦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323个老旧小区,设施老化、渗水漏水、乱停乱放等问题突出,一度造成部分小区陷入失管状态。
清江浦区根据不同小区情况分三类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治理:对市场化物业小区,推进社区派驻人员与物业企业联合管理,让社区“两委”与物业负责人“双向交叉任职”;对问题物业小区,社区直接接管,统筹纪委、住建和街道联动治理;对无物业小区,成立物业管理总公司,同步成立各街道、社区参股的物业子公司,兜底管理。
康城明珠小区在实现社区党委、物管会双向交叉任职的基础上,聘请红色物业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党支部、物管会“常务”委员,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红色物业党支部书记“常务”助理,物管会主任兼任红色物业监督员,“红色因素”渗透到小区治理的方方面面。社区党员、辖区单位党员积极响应,漆耀亭红色议事队、谢小茹白色助医队、高云鸾银色帮帮队等“六色”党员先锋队成功集结,每月10日为小区“固定服务日”,增强了服务的专业性和辨识度,一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
目前,全区已成立街道和社区物业公司46家,接管问题小区35个、兜底管理无物业小区141个。前进小区在清浦街道成立的民佳物业接手后,累计投入172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了约10%的小区公共空间和200多个机动车位,增设了非机动车车棚和充电桩,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自治智治,为小区发展增添新动能
清江浦区全力解决好 “钱”和“人”等事关小区常态长效的问题。
一方面,盘活用好各种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权交经营主体、收益权归镇街和村居“三权分离”模式,提高社区的经营性收入和“自我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党委主导的诉求直通和矛盾调处机制,实现小区“事”大家“定”。化工新村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从小区改造方案制定到施工过程监督,群众全程参与,真正实现决策共谋、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巨一首府成立全市首批物业企业党支部,3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红色物业”的党支部活动室和民情议事厅,每周六支部党员固定的业主接待日也在这里举行。通过“以房定人”,小区形成了“三治”“六类服务”“五支队伍”的“365”现代化小区治理新模式。
集聚力量,激活小区治理神经末梢
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核心在于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强大的组织力量推动管理升级。
新新家园小区在去年街道成立物业公司接管的同时成立党支部,推进“三网融合”。通过“社区党委 网格党组织 小区党支部 楼栋党小组 党员楼栋长”的组织架构,真正把楼栋党小组建起来、党员楼栋长找出来,将党的组织下沉到小区治理的“末梢神经”。小区制定“六保”(保安全、保清洁、保秩序等)服务清单,向居民亮服务、亮承诺,让居民在参与中看到物业的好,愿意缴纳物业费,形成“投入、回报、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清江浦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共设置554个网格,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配强2085名以党员、楼栋长、物业管理员为主的微格长队伍,实现基层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无缝衔接,确保“一个声音喊到底”。通过结对共建、挂钩联系等措施,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3000余名在职党员回社区、进网格,为群众解难。1-7月份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50%、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3.8%。